小產該怎麼調理??
我有一位朋友懷孕3.4個月,一切都很好!!但有一天晚上,肚子卻痛ㄌ起來,緊急送醫後,小產ㄌ.....原因是,因為子宮頸太開<我忘ㄌ醫生說是太開還是太鬆>,隨著BB越來越大,子宮頸無法承受BBㄉ重量,導致小產!!我想請問,是什麼原因造成子宮頸太開??要怎麼調養身體??如果想懷孕,應該隔多久??
分娩不是生病,但是小產是病;正常分娩會本能的次第回復,小產給予母體的衝擊太大了。
懷孕中對子宮所增加的負擔是不可言喻的,正產或小產後,子宮要能儘快的恢復原狀,並要使它的功能恢復至比以前更好,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,因為其影響將來的健康甚鉅,正產或小產產後及生理期間,要想讓子宮儘快的恢復功能,最要緊的,便是將子宮中的穢物及污血完全的排出。
若能使子宮恢復為真空的狀態,則荷爾蒙的分泌自然特別活躍,子宮的功能也會比懷孕前更好,也能調節體內荷爾蒙的代謝,
同時對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也有助益,所呈現的面貌將是新鮮滑潤,如處女般擁有光澤且富彈性的皮膚。如要恢復到如此般的健康狀態,就要選擇正確的產後調養食補及正確的產後照護方法,這兩點對婦女朋友產後的健康影響甚鉅,是非常重要的。
有些女性可能會認為,小產手術好似一次期間較長的生理期,而完全不在意,或者是僅略為抓幾帖四物湯或生化湯即可,往往造成日後再次懷孕或是生理期間的不適。其實,小產過後的身心照護對於女性而言比正常的生產坐月子更重要,因為唯有健康的母體才能孕育健康的下一代。
小產後的休養及注意事項建議如下:
心靈方面:
無論小產的原因為自發性或被動性,對身為母親而言,都是一次痛苦的身體和心靈創傷,因此除了要有良好的自我建設,不應將所有的原因歸咎於媽媽。大多數自發性小產,多為胚胎成熟度不足;被動性小產更是迫於外在環境無奈。因此,家人支持和體諒是非常重要,尤其是親密的另一半,以寬容體諒的心,耐心接受媽媽對於失去孩子的悲傷,多鼓勵媽媽去談論有關對失去孩子的想法和看法。
因國人觀念較為保守且大多對小產一事不願對外人提及,也因為如此,常常會讓母親的壓力和心事無處可宣洩;此時可向公益團體及社團組織尋求幫助,如張老師或各縣市生命線。找可靠且信任的好友或親人,多多談論自己的感受和對失去孩子的想法;另外也可利用寫日記方式,表達對失去孩子的悲傷和對自我的鼓勵。 小產過後,心靈修復的路不算短。但是,放眼未來及現實生活才具有正向的意義,愈早走出悲偒對於家庭及個人而言是愈好。因此,若一直無法走出小產的悲傷時,家人或是周遭的親友,應主動介入,利用專業心理及諮商機構協助。
生理方面:
1. 充足的休息:流產後一星期內,應該要儘量休息,維持充足的睡眠,如果能夠請假幾天會更好,流產週數較大的人應該有二星期以上的休息。
2. 營養的補充:小產過後營養的補充,應注意特別注意食物中多挑選含鐵、葉酸、維生素C、B的食物如豬肝、波菜或綠色蔬菜、魚等等,以補充流失的血液。選用中藥進補的話,則建議等到流產確定後一星期再吃,生化湯、麻油雞有幫助子宮收縮的作用,因為手術後醫師通常會視狀況開立子宮收縮藥物給妳服用,所以建議詢問您的醫師。手術後要避免食用酒類、咖啡、茶等刺激性的食物。
3. 傷口護理:勤加更換衛生棉墊護墊,儘量穿寬鬆棉質的內褲。出血的期間,注意會陰部位的清潔和衛生,若排出物較多時,可利用溫開水做會陰沖洗,但是陰道內不要沖洗。
4.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:依醫師指示時間回診。手術後第一周應隨時注意陰道出血量,若發生出血量突然增加或是顏色變鮮紅色時,應立刻與醫師聯絡。另,手術過後,容易感染,除了洗澡以淋浴,避免游泳,若發現有發燒、畏寒、全身虛弱現象,儘快與醫師連絡。二周內儘量減少搬運重物,減少肚子出力的動作,不做劇烈的運動等等。洗頭洗澡沒有關係,不過要在浴室內趕快吹乾,在手術後的一、二星期,身體的抵抗力會比較差一些,容易感冒,要注意保暖。 性生活,建議在手術後一個月再開始,
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。
5. 何時可計劃再次懷孕:計劃懷孕,除了先行詢問醫師外,另外最重要的是要視媽媽生理和心理的恢復狀況,和男女雙方及家庭對於新生命的規劃。
個人建議~若經濟許可不妨考慮訂外送月子餐, 簡便省事又可讓自己多休息.
小產,小產如何坐月子,小產月子餐,小產月子餐食譜,小產手術,小產餐,廣和小產餐,小產要吃什麼,小產如何坐月子要多久
- Oct 27 Thu 2016 01:23
《小產》小產該怎麼調理??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